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即將召開,作為毗鄰“四葉草”最近的一處綜合交通樞紐,鐵路虹橋站每天都將有迎來送往十余萬的大客流中,其中就有乘坐高鐵動車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參展人員。
在“八橫八縱”的鐵路上,每一輛列車除了在行駛過程中確保安全無虞之外,其實還會在出庫前完成一系列的消毒防疫工作,這就少不了幕后“消毒師”的努力付出。他們,雖然沒有機會和進博參展人員面對面打交道,但由他們親手完成消毒的列車車廂,卻為每一位參展旅客的平安抵滬筑起了一道堅強的安全屏障。
全副武裝奔赴沒有硝煙的“戰場”
10月30日下午2點,烈日當空,位于上海嘉定的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虹橋動車庫停車場上,十幾組高鐵動車組車體依次停靠,它們要經過消毒員的消毒、清潔后才能踏上新的征途。
上海華鐵旅客服務公司的消毒工李朋朋和3名工友將要對停車場上的7組車體、56節車廂進行防疫消毒。穿上防護服,戴上防護手套、口罩、護目鏡,帶齊消毒工具,全副武裝的他們趕往了這片沒有硝煙的“戰場”。
李朋朋是消毒組的組長,雖然只有27歲,卻是這個專設崗位的元老。“從今年初疫情出現后,我們就增設了消毒人員的崗位,我是第一批上崗的。”李朋朋告訴記者。
記者發現,這些消毒人員的著裝都特別簡單,尤其是腳上的鞋子。李朋朋穿著的是一雙藍色的帆布鞋,原來,這是久經“戰場”后總結的經驗,“我們一直要在車廂里穿梭,外加還穿著防護服,每天步行的數量驚人,腳上的鞋子必須輕便。”
每天穿梭忙碌于50多節車廂
時間緊任務重,由不得大家放慢速度,李朋朋在布置完當天的任務后,大家就鉆進了車廂開始消毒。
打開車門踏進車廂,令人窒息的悶熱像許多看不見的針扎進全身,汗水條件反射地冒出來。不一會兒,李朋朋和同事們的護目鏡上就有了霧氣。“冬天還好,夏天穿上防護服就像是在桑拿房里披了一床棉被,不過,再熱消毒工作也不能馬虎。”戴著口罩的李朋朋說。
每天,李朋朋都要和同事們在50多節車廂里忙進忙出,每一節車廂的消毒基本都無縫銜接。因為進庫列車在出庫前需要經過一系列的保養維護,所以每一個環節都要準時完成,而這也會直接影響到這趟列車是否能準時前往執行下一趟運輸工作。
凡是旅客能碰到的地方都要消毒
防疫消毒員四人一組,各自分工:一人負責廁所,一人負責車廂連接處,兩人負責車廂。廁所馬桶、扶手、開關、小桌板、行李架等部位,他們都要用浸透消毒水的毛巾擦抹一遍。消毒水按照消毒液和自來水以規定的比例配成。
“只要是旅客能接觸到的地方,我們都要用消毒液消毒,而且不同部位要用不同顏色的抹布。為了減少更換抹布的頻次,我們4個人劃定了作業區域,這樣消毒工作效率更高。”李朋朋和同事快速擦抹消毒座椅小桌板、扶手、窗臺、行李架等部位。
很快,透過護目鏡,記者看到消毒人員的睫毛處掛上了汗珠。“一組車體消毒下來,乳膠手套和防護服手腕、腳腕鎖口處積聚的汗水都肉眼可見。”李朋朋告訴記者。
一節車廂一般有90個座位,李朋朋和同事們像擰緊的發條,快速且一處不漏地轉動。依靠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,防疫消毒員們不到10分鐘就能完成一節車廂的消毒。
在另外一組同事的共同配合下,40分鐘不到的時間,消毒員們就完成了一組車體的消毒,從車頭到車尾,每個車廂里都彌漫著一絲淡淡的消毒水氣味,而這也是讓人安心的味道。
在出庫的車單上,組長李朋朋端正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,這也意味著,這組列車有了“已消毒”的安全承諾。
只有在這個時候,李朋朋才會稍微拉拉防護服手腕、腳腕束口的地方,直一直腰稍作調整。接下去他們又將換場作業,前往另外一組等待消毒的列車車廂。
進博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,對于每天都在四葉草周邊忙碌的李朋朋來說,雖然自己鮮有與參展人員面對面接觸的機會,但守護每一節車廂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。
“希望你們有機會乘坐我們消毒的安全列車。”李朋朋的這番話代表了所有高鐵列車“消毒師”的心聲。
(來源:勞動報首席記者 包璐影 攝影 王陸杰)
- 微信
- 支付寶
- QQ錢包



感謝您的支持!
部分內容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
本文鏈接地址:http://www.8xxe.com/p/2643
發表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