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進一步設想,當未來智能駕駛走進生活,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時候,或許到點出門、一路暢通的情況也將成為可能。未來的城市可以變成一個不堵車的城市。”
作為2020中關村論壇分論壇之一,“智能+交通”論壇今日(9月18日)在北京舉行。論壇期間發布了《地鐵預約出行技術》成果,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介紹,北京已嘗試推出地鐵預約進站的模式,率先在昌平線沙河站和五號線天通苑站等站開展試點。數據顯示,相比普通乘客,預約出行乘客平均節省了3-5分鐘排隊等候時間。

“坐地鐵能不能像坐飛機、坐火車一樣提前預約買票,到點進站乘坐,減少排隊時間?”在論壇上,郭繼孚在介紹《地鐵預約出行技術》成果時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。
郭繼孚說,曾經乘客需要在火車站現場排隊買票,患者去醫院掛號也要起早貪黑排長隊,現在這類現象少多了,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使用了預約模式。
在公共交通領域,目前大多數城市公共交通不需要提前買票,乘客到現場排隊刷卡乘車,高峰時段往往造成擁堵。尤其在抗擊疫情期間,城市軌道交通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,在客流規模大、人流密度高、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,常規的客流管控措施以圍欄繞行、分批進站等方式為主,通過控制乘客進站速度來降低車廂滿載率。然而,乘客在站外排隊依然存在集聚風險,也容易造成乘客長時間等待。
“城市公共交通是否也能采取預約出行的措施,讓大家把在現場排隊的等候時間留在家里,到點再進站?通過仿真模擬和試點,我們發現是可行的。”郭繼孚說。
他介紹,在北京市交通委指導下,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聯合北京地鐵推出了地鐵預約進站的服務模式,率先在昌平線沙河站和五號線天通苑站等開展試點。乘客可提前一天通過手機申請預約進站時段,預約成功后,可在規定時間內通過預約專用通道快速進站。預約進站通道設有專門的引導和宣傳標識,為乘客提供幫助。預約模式下,乘客現場排隊轉化為留在家中等候,免受排隊煩惱。
郭繼孚介紹,預約系統數據平臺顯示,試點車站每日預約量、預約進站人數和履約率均保持增長態勢,預約乘客隨到隨進,相比普通乘客平均節省了3-5分鐘等候時間。
他認為,在信息化將更加深入發展的時代,預約出行將是趨勢,未來城市交通可能會變成預約型交通。當5G時代全面到來,讓出行過程全方位信息化時,公眾的出行就會變得更加精準,更加可控,可以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像坐專車一樣便利。
“我們在路上堵車的狀況實際上也是排隊,再進一步設想,當未來智能駕駛走進生活,無人駕駛汽車上路的時候,或許到點出門、一路暢通的情況也將成為可能。未來的城市可以變成一個不堵車的城市,這就是科技的力量。”郭繼孚說。
(來源:新京報)
- 微信
- 支付寶
- QQ錢包



感謝您的支持!
部分內容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
本文鏈接地址:http://www.8xxe.com/p/2605
發表評論: